柔韌性衡量因素
材料柔韌性通過用比例極限(彈性極限)、屈服極限和剛度來衡量。
比例極限是指塑性材料在收外力作用時,發生彈性形變,外力消失后,變形也消失。外力和變形是一個線性比例的關系,因此稱作比例極限。 如果外力繼續增大,超過比例極限,材料會發生塑性變形,即外力消失以后,變形不能完全恢復,材料發生塑性形變。
剛度,是材料抵抗變形的能力。一只筷子和一根鐵管,當然是鐵管的剛度要高點了。
柔韌性測試的重要性
現代彈性體材料特性的動態數據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在所有產品中的彈性元件,從汽車,電腦到高爾夫這個因素起著關鍵作用。預報產品的沖擊負荷性能的有效期內,是非常重要的。為了保證一個精確的模型,必須收集各種操作系統下的動態材料的性能數據,包括動態負載條件下,溫度的歷史和疲勞的歷史條件下,特別是在投資新產品開發是非線性有限元分析工具是這是不準確的,因為材料的性能可能會導致不準確的性能預測。
柔韌性測試設備
TABER 挺度儀通過測試樣品標準化為研究和產品測試提供空前的一致性結果。預設方向、折彎角度、往返次數提供精確和可再現的測試結果。
TABER 挺度儀ZUI重要的幾項組件:恒速馬達,帶有試樣夾且可自由擺動的加重擺錘和一個電力齒輪轉動的轉盤。樣品夾的夾緊塊精確地固定在齒輪傳動盤的中心。測試時,試樣的頂端夾緊于兩個夾塊的縫隙間,而其下端夾在與轉盤相連的兩個可調的緊固輪之間。接通電源時,恒速馬達驅動齒輪轉盤,產生的扭力作用于試樣,使擺錘出現偏移角度。ZUI后由刻度盤或顯示屏顯示挺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