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下廠,遇到了熒光分光光度計,由于該類儀器在蘇州很少有廠家使用,這讓我有了次難得的近距離實踐機會,為此我再次學習了JJG537-2006《熒光分光光度計檢定規程》以及熒光分光光度計的相關信息。
熒光分光光度計是用于掃描液相熒光標記物所發出的熒光光譜的一種儀器。其能提供包括激發光譜、發射光譜以及熒光強度、量子產率、熒光壽命、熒光偏振等許多物理參數,從各個角度反映了分子的成鍵和結構情況。通過對這些參數的測定, 不但可以做一般的定量分析, 而且還可以推斷分子在各種環境下的構象變化, 從而闡明分子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系。熒光分光光度計的激發波長掃描范圍一般是190~650nm,發射波長掃描范圍是200~800nm。可用于液體、固體樣品(如凝膠條)的光譜掃描。
熒光光譜法具有靈敏度高、選擇性強、用樣量少、方法簡便、工作曲線線形范圍寬等優點,可以廣泛應用于生命科學、醫學、藥學和藥理學、有機和無機化學等領域。
熒光分光光度計的工作原理:物質熒光的產生是由在通常狀況下處于基態的物質分子吸收激發光后變為激發態, 這些處于激發態的分子是不穩定的,在返回基態的過程中將一部分的能量又以光的形式放出,從而產生熒光。不同物質由于分子結構的不同,其激發態能級的分布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這種特征反映在熒光上表現為各種物質都有其特征熒光激發和發射光譜,因此可以用熒光激發和發射光譜的不同來定性地進行物質的鑒定。在溶液中,當熒光物質的濃度較低時,其熒光強度與該物質的濃度通常有良好的正比關系,即F=kc,利用這種關系可以進行熒光物質的定量分析,與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類似,熒光分析通常也采用標準曲線法進行。
以上均為我收集到的書面信息,而通過現場學習,我有以下幾點收獲。
一、我了解到熒光分光光度計有兩個單色器,即激發單色器系統及發射單色器系統。在規程中,根據儀器所使用的單色器種類不同,分為A類(色散型單色器)、B類(濾光片單色器),兩類儀器的技術指標也有所不同。而現在的熒光分光光度計大多使用的是色散型單色器,更便捷,靈敏度也更高。所以均可參照A類儀器的校準方法及技術指標。
二、在校準氙燈亮線方法時,需要把無熒光的白色濾紙條放入樣品室,但一定要注意,要佩戴一次性手套,因為手洗的再干凈,也會使濾紙沾上熒光。
三、在校準萘峰位置方法時,我發現規程上所要求用的10-4萘-甲醇溶液濃度偏大,使響應值超出量程無法顯示。因為我記得日立產的老款儀器可以做出響應值,測得萘峰,而這次的儀器為PE的新款儀器,靈敏度要比以前老儀器提高了幾個等級。我準備下次再帶10-7萘-甲醇溶液做確認測試。
由于熒光分光光度計在蘇州比較少見,我們室還沒有配全規程上規定的所有標準溶液,再加上自身對該儀器的認識有待提高,項目還做不全,因此僅有以上幾點拙見,我將繼續學習,努力提高自身專業技術水平,為理化室和計量所的事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