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轉試驗
一。試驗目的
扭轉試驗是了解材料抗剪能力的一項基本試驗。本試驗通過兩種典型材料了解塑性(低碳鋼)和脆性材料(鑄鐵)受扭轉時的機械性能,繪制扭矩一扭角圖。并比較它們的破壞現象及原因。
扭轉試驗過程中,試件的斷面形狀和尺寸幾乎一直不變,無縮頸現象,變形較均勻,可比較準確地測定試件變形及瞬時破壞應力。
關于扭轉試驗的要求及試件尺寸,可參閱冶金工業部標準《金屬扭力試驗法》YB36-64的規定。
二。原理
圓軸扭轉時橫截面上任一點的剪應力為:
ZUI大剪應力產生在試件的外表層,其值等于
式中,
由理論可知,圓軸扭轉時,其表面上任意一點都處于平面應力狀態(圖1),沿與軸線呈450方向上的主應力大小為:
各種材料抵抗剪切與抵抗拉伸的能力不同,因此不同材料的扭轉破壞方式也不相同。低碳鋼圓試件扭轉到破壞時,因已超過屈服階段,如對材料作理想塑性考慮(圖2),橫截面上的剪應力的分布趨于均勻如(圖3)。假設應力均達到了破壞應力(強度極限),則這時截面上應力與破壞時扭矩的關系為:
Mn
0φ
圖2
所以
此式可計算塑性材料在扭轉時的剪切強度極限。對于鑄鐵等脆性材料在扭轉至破壞時其變形也較小,無屈服現象,故仍可用破壞時的扭矩代入式得剪切強度極限為:
三.儀器與設備
1.扭轉試驗機
2.游標卡尺
四。試驗方法與步驟
1.低碳鋼扭轉試驗。
(1)量好試件尺寸(直徑d)后,將試件安裝于機器夾頭中,可在試件表面上畫一條縱向粉筆線,以觀察它的變形。
(2)選定試驗機的測力范圍及轉速。
(3)手動加初載荷,以消除夾具與試件兩端間的間隙。記下扭角盤上的初讀數,調整至零點。
(4)手動逐漸緩慢均勻地施加扭矩,記下相應的扭角φ,為了便于繪圖,在材料屈服前每一加荷增量記下一個φ值,即由扭矩讀變形φ。屈服后,先使用ZUI慢上等轉速機動加扭矩,改為每增加一,記下一個值,即由變形讀扭矩值,至后,中間隔可增加為、、…,記值,直至試件被扭斷時,記下ZUI大扭矩。
(5)整理數據,作圖。
(6)繪制試件破壞形狀圖。
2.鑄鐵扭斷試驗
步驟與低碳鋼扭轉試驗相同,不同的是每一變形增量,記下相應的值,一般用手動即可,直至扭斷為止。
五.注意事項
1.加扭矩要均勻緩慢。
2.變換扭矩測量范圍,要在加載前停機進行。若要調整機器轉速,也要停機進行,以免損壞傳動齒輪。
六.預習要求
1.了解扭轉試驗的目的。
2.復習扭轉變形的理論及試驗原理。
3.自行設計實驗記錄格式。
七.試驗報告要求
試驗報告應包括:試驗名稱。試驗目的。儀器設備名稱、規格、量程。
試驗記錄及結果,如低碳鋼及鑄鐵扭轉時的機械性能,圖(用坐標紙繪制),兩種試件破壞時的斷口狀態圖等。分析討論低碳鋼和鑄鐵破壞情況及原因,并與拉伸、壓縮試驗情況進行比較。